難忘那片美麗的胡楊林
今年盛夏月,我有幸跟隨微電影攝制組深入新疆沙雅縣哈德墩鎮,用鏡頭記錄了胡楊林深處基層民警的堅守故事。
哈德墩的寧靜是透在骨子里的。這里地理位置偏遠,地廣人稀,因此,這里的靜謐也是透在骨子里的。
記得有一個場景,我們需要在胡楊林中驅車40余公里才能到達,進入場地后手機失去信號,讓我們完全與外界隔離開來。
這里,除了胡楊林和這條蜿蜒在林子里的石子路,我們的眼中和心中再無其他。但帶路的輔警卻很神奇,他只在阿特貝希村工作過一年,但是卻熟知這里的一切。他說再有500米就是某某的家,我們不信,誰知竟真是這樣。這里良田、房屋稀少,因此他記得格外清楚。
到達拍攝地點后,等待匯合的時間主人已經前來邀請我們四五次,讓我們到家里去吃飯,F宰的羊娃子,滿滿一大鍋白米飯,一大盆子水煮羊肉。沒有丁點菜,這里的菜比肉金貴,但是群眾適應這樣的生活,人人身體健壯。
除了熱情,他們還很好奇我們的拍攝工作。為了能參加拍攝,很多群眾自發騎著摩托車在林子里穿梭幾十公里準時到達指定地點。篝火晚會的場景原本想表述防護野生動物的故事,結果卻轉變為警民一家親的和諧畫面。在胡楊木熊熊燃燒的火光中,人們發自內心的笑容引人期待。
需要拍牧民群眾牧羊的場景時,胡楊林里因我們的忙碌,變得熱鬧非凡。羊群時而慌亂的咩叫、人聲時而高聲呵斥著安撫受驚的羊群,塵土四起,異味撲鼻。
羊圈為了防止野豬、狐貍等野生動物侵襲,一般都是圍了三圈柵欄。用鐵絲網、胡楊木圍起來的柵欄在胡楊林中很多。
當天,我們選在依米提大爺的家拍攝,他家就在塔里木河的邊上,胡楊茂盛,房屋古樸。
等待羊群走進淺水河灘時,無人機起飛拍攝時再次驚嚇了羊群,我們想要的碧水藍天、綠草白羊的靜美鏡頭再次取景失敗。此時羊群已不受控制地跑向胡楊林深處。
76歲的依米提大爺的和他50多歲的兒子熟練而又矯健地繞遠路從胡楊林的另一頭包抄了頭羊,并將羊群趕入就近的羊圈,才使局面得以控制。
我們這時才發現,老人一家就地取材,用干枯胡楊木圍成的簡易羊圈四處都是。放羊回來,離哪里近就把羊群趕進哪里的羊圈。我們所有人不得不再次驚嘆當地人的智慧和勤勞。這樣原生態的環境中,拿著先進的拍攝器材,讓我有了穿越般的神奇感受。
依米提大爺坐在枯胡楊樹身上休息的畫面也讓我們驚嘆不已,大樹底下的老人格外有一種意境美。我們發現了寶物般圍著大爺拍照、拍視頻,給他看鏡頭里的自己時,老人開心地笑了起來。他的淡定從容再次讓我們驚嘆,不但這里的環境寧靜,這里的人心地里也寧靜。
提到依米提大爺,就再說說他73歲的老伴。大娘很熱情,第一次見面就喊我們吃飯,給她礦泉水,她也會很禮貌客氣的說謝謝?吹轿覀,大娘和依米提大爺的淡定不一樣,她充滿好奇地跟著我們跑前跑后,她眼神里的光彩,讓我深深覺得大娘內心里一定還有個可愛小女孩的靈魂。
果不其然,當她看我們圍著依米提大爺拍攝,就問我們為什么不拍她?想到第一次來挑場景時,便驚嚇了老人家的小羊羔,這次拍攝,又驚擾老人全家積極配合我們的拍攝,熱情難拒之下,只得現場改劇本,讓主演木再帕爾等人上炕和老人一家其樂融融進餐。
院子里的大炕上,一張干凈的方布早已擺好,肉湯和馕也已上桌,根本沒有表演,所有的畫面展現都很真實自然。拍攝完,大娘看完素材還不滿意地追問:為什么把她拍的那么老,為什么拍大爺都是正臉,拍她都是側臉?還不滿意拍大爺的多,拍她的少。真是個可愛的老太太。
為了更真實再現劇本里的場景,和群眾交流都是使用維吾爾語,后面在木再帕爾的翻譯下,我們才知道大娘還給自己加了戲和臺詞。
在后面的道別戲份中,大娘也自然而然的參演了。表演也很自然真實,70多歲的他們沒有學過表演,也不曾接觸過拍攝,真難以想象他們是怎么配合著在攝像機和攝像師的注視下完成自己該有的展示。無法想明白的我,只能歸咎于真實吧。
在這片美麗胡楊林中,民警不辭勞苦上門服務,幾十公里路程飛沙揚土的趕來,遇到飯點,就留下來一起吃飯。
吃完飯把民警送到大門口還依依不舍的道別在這胡楊林里是生活常態,所以他們才能很快明白并真實地展現出來。
胡楊林給了這片土地多少回饋和美好的故事,我們難以想象。
而這些美好,也正是無數人民警察的堅守所在。
作者簡介:竇明媛,供職于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公安局。熱愛生活,熱愛寫作,作品散見于各媒體報刊和網絡媒體
如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方莊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