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ad id="7xjb5"></thead>

        <progress id="7xjb5"><th id="7xjb5"></th></progress>

          <rp id="7xjb5"><b id="7xjb5"><span id="7xjb5"></span></b></rp>

            <output id="7xjb5"><listing id="7xjb5"><noframes id="7xjb5">
            <menuitem id="7xjb5"><font id="7xjb5"><menuitem id="7xjb5"></menuitem></font></menuitem>

              中國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辦  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法治文藝專業委員會 協辦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散文

              轉運

              來源:北方公安文學 作者:盧 圓

                見到他時,他穿著一身黑色衣服,臉上掛著細密的汗水,好像剛從外面辦事回來的樣子。

                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高高瘦瘦的身材,有點黑的皮膚,卻是個帥氣的中年男人。交談了一會兒發現,他更像一個大哥,細心的給你泡茶,耐心的講著他的故事。

                他叫蔣少純,是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目前主持三大隊工作。

                “我也不知道該說啥,感覺也沒啥特別的,干的都是日常工作。”這是他跟我說的第一句話,說這話時,臉上留著樸實的笑容,從這份笑容,我能看出來他的樸實無華和不善言辭。

                可能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經歷,都是從部隊轉業到公安局工作的,所以很快熟絡起來,他的話也變得多起來。他告訴我,剛來特警支隊的前兩年也是很不適應的,從一個環境到另一個環境,從一種工作到另一種工作,這變化使他焦頭爛額。

                “不過現在好了,十幾年了,習慣了,也熟練了!”他這樣說。

                我想,這是時間的沉淀和經驗的累積吧!

                提起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蔣少純說:“你知道那種感覺嗎?那種心理是很迫切的,想把吉林人都接回家的感覺。”我抬起頭看他,從他的眼睛里,我看出兩個字:故事。

                “我們支隊的任務是負責轉運”,他給我倒了一杯茶,思緒仿佛回到了那難忘的瞬間,“主要是去四個地方,滿洲里、綏芬河、龍嘉機場和長春火車站。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是轉運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回吉林,有的則是轉運新冠肺炎治愈的患者回吉林市隔離觀察。”

                我停下手里記錄的筆,追問了了一句:“那,壓力一定很大吧?”

                他笑了笑,“壓力是肯定有的,接到任務的時候,我好幾天沒睡著覺,不是想著該如何分配任務,就是想著怎么提醒隊員們注意自身防控,畢竟疫情不是鬧著玩的。”

                “其實,像我們支隊這次的工作,四個方向,去長春火車站、龍嘉機場的任務要好完成一些,畢竟近一點嘛,穿著防護服去接,幾個小時就回來了。去綏芬河、滿洲里,我們都是半夜往那邊走,白天到了,接著人,立即往回返。在路上的時間十幾個小時,乃至二十幾個小時。”他告訴我,“一路上穿著防護服,不敢吃,不敢喝,因為上廁所不方便,也不敢去服務區休息,老百姓看見穿防護服的都害怕。”

                “轉運期間困難多嗎?”我問。

                聽我這么問, 他很無奈地告訴我,“去滿洲里接人的時候,來回2000多公里,給車加油成了最大的難題。”

                可想而知,一群穿著防護服的人在車里,沒有加油站愿意給加油也是正常的。“后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協調了好多地方,最終定下來一個加油站,專門為轉運的車輛加油。”

                “還有嗎?”我禁不住好奇。

                “還有就是,有些老百姓可能對防疫規定不是很清楚,也有工作不配合的時候。” 蔣少純說,“按規定,轉運回吉林的已經被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集中隔離。有一次,轉運回來的人員對我們的工作十分不理解,到了隔離點,堅決不下車,一個勁兒地嚷嚷,‘我們病好了,不需要隔離!’當時,盡管工作挺難做,可對于他們的這種心態,我其實挺理解的。”

                他突然話鋒一轉,問我,“要是你,突然間把你送去隔離,你害怕不?”我愣愣地看著他,“我?我心里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傳染病醫院,確實是確診患者治病的地方,但是,隔離這些轉陰的患者,也是做了準備的,防護方面肯定沒有問題。”他接著說,“但是,群眾的恐慌心理我也是特別能理解。”

                “那最后呢,怎么處理了?”我問。

                “我們是警察,也不能把他們強行拉下車呀!就只能勸唄,講政策,說情況,講明在這里隔離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勸了三個多小時,他們才下車。”

                “做這項工作,覺得有意義嗎?”我不知道我怎么突然問這樣的問題。

                “就是覺得特別特別的累,每次完成任務回來,就想美美睡上一覺,可是,哪兒有這么成塊的時間睡覺啊!往往是,這次任務剛完成,新任務又來了。一想到身后這么大的一座城市有我們保護著,也就不覺著累了,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痛并快樂著!”他說這話時,我看到了他內心的波動與起伏。

                他告訴我,按規定,轉運結束后不能回家,要到指定的賓館隔離居住。他說,他自己還好,妻子是大學教授,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既能照顧家,又能照顧孩子?芍ш犂镉行┩揪筒皇沁@樣了,有的家里有年邁的父親母親,有的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有時候,家里人想他們了,就到賓館送點吃的,一個站在樓下,一個站在樓上窗口,手中拿著電話,嘴里說著溫暖的話。

                “我很欣慰的一件事是,在執行轉運任務期間,我們支隊的所有人,無論遇到了多大困難,沒有一個掉隊的!我們每個人都覺得,這次的任務特別光榮,特別有意義!”他在采訪要結束時,不經意間回答了我的提問。

                和他告別的時候,我的腦海里閃過兩幅畫面,一幅是在漆黑的高速公路上有輛車飛馳而過,車內的人,穿著防護服,正襟危坐,一絲不茍;另一幅是,天蒙蒙亮,車箱里穿防護服的人多了,車子向前飛馳,太陽向上升起,踏著朝陽的前方,是親人歸家的方向!

               

                作者簡介:盧圓,中共黨員。2010年畢業于吉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國防生,同年參軍入伍。先后在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西安政治學院學習培訓。2019年轉業到吉林市公安局,現任吉林市公安局新聞宣傳處民警。吉林市公安文聯會員。“江城警察故事”第12期刊發她的《四封請戰書和一個約定》。

               

              如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方莊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  京ICP備13023173--1號

              农村野战videossex_两个人好看的免费视频_被部长连续侵犯中文字幕_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
              <thead id="7xjb5"></thead>

                    <progress id="7xjb5"><th id="7xjb5"></th></progress>

                      <rp id="7xjb5"><b id="7xjb5"><span id="7xjb5"></span></b></rp>

                        <output id="7xjb5"><listing id="7xjb5"><noframes id="7xjb5">
                        <menuitem id="7xjb5"><font id="7xjb5"><menuitem id="7xjb5"></menuitem></font></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