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山外貴州人】張婷:為警察寫作 帶大家讀書
人物簡介:張婷,1991年生,貴陽市公安局云巖分局民警。2016年創辦書漾讀書會以來,每月一個主題,帶政法界干警分享讀書故事,該讀書會獲得2022年中國作協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張婷熱愛寫作,是全國公安文聯會員,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公安文聯理事,魯迅文學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學員,出版有長詩作品集《喊一聲小馬哥》《茶“纓”雄》《風兒 婷兒》,榮獲公安部二等功獎章。
“長大以后,我想當一名英雄,一名視死如歸的英雄。”7月31日,書漾讀書會8月獻禮建軍節活動在貴州省禁毒志愿者協會舉辦。10歲的曾檍雪小朋友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軍警愿望,她說她希望每一位軍人都能安全地歸來。
把大家聚在一起,每月一個主題,分享一個故事、交換一本書的人叫張婷,她是貴陽市公安局云巖分局的一名民警。
我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
2016年,熱愛寫作的張婷拿起筆開始寫自己和身邊戰友的故事,申請了微信公眾號,常寫一些親子、育兒、情感方面的文字。
慢慢吸引了一些境遇相似的讀者,大家有時相約在咖啡館,有時相約在書店,或共讀一本書,或共聽一個講座。這種方式鼓勵了很多人,也治愈了很多人,現在回想起來,張婷還驚奇地說:“我真的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
2017年,張婷的讀書會停了一段時間。沒想到書友們等不及了,當年11月,書友們商量著給讀書會起個名字,有書友建議,就用張婷孩子的名字,書漾書漾,在書海里蕩漾,張婷也想給女兒留一份精神財富,于是書漾讀書會就此誕生。
2021年8月,張婷和參加書漾讀書會的書友們合影(受訪者供圖)
張婷是一個敢想敢干、不怕折騰的人。寫文案、做策劃、招募志愿者、聯系邀請嘉賓、做主持人、寫活動通稿,每一場讀書會,從頭到尾都是張婷在張羅。
幾場讀書會辦下來,這個愛說愛笑、睫毛彎彎的小姑娘就結交了很多朋友。
一個師弟不自信,張婷鼓勵他寫作,很快師弟就寫了一篇長文,并順利發表;一名書友嗓音很好,張婷就鼓勵她來做主持,現在她是讀書會的固定主持人;一名退伍軍人向她傾訴,覺得自己有好多缺點,張婷說:“不要總盯著缺點遺憾著,把最擅長的優勢發揮出來就好。”
“如果說以前是自我救贖,那現在我就是點亮他們。”張婷說。
因為參加讀書會的書友們大都是公安干警或警察家屬,2020年以后,書漾讀書會定位為“書熱血公安,漾太平盛世”。
每個月都有從五湖四海趕來參加讀書會的書友,不能到現場的書友,就錄視頻分享自己的讀書故事。截至目前,參加過讀書會的書友已有上千余人。書友中除了各行各業、志同道合的人士,還有全省各地的公安民警,書友們都笑說,張婷組織的讀書會,安全級別相當高。
如今,讀書會得到了公安部的專項支持,“人民的守護神——中國人民警察故事”作為全國公安文聯的重點項目還獲得2022年中國作協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
張婷感慨地說:“只要潛下心來認真堅持做一件事,就沒有不成功的。”
張婷在分享閱讀故事(受訪者供圖)
這件事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
張婷是警察,正是因為感同身受,她的筆觸更多關注普通民警的苦和樂、血和淚。
2016年冬天,彼時張婷在一所城郊接合部的派出所工作,大寶還在母乳喂養階段,有一次她接到清查任務。凌晨0點時,丈夫下班回家,張婷簡單和他交接帶孩子的事項后,就在警服外裹緊一件羽絨服出門了。她不會開車,滴水成冰的寒冬也打不到車,她就深一腳淺一腳往派出所走去。
路上一片漆黑,周圍有任何響動都讓她充滿戒備。直到遠遠看到派出所大樓燈火通明,馬路邊有四五名同事在烤火取暖,她才稍微安心。同事們的辛苦讓她心酸,她忍不住寫。
不停地寫,為她走上作協道路提供了幫助。她和作協的老師們一起去采風、創作,漸漸寫出了“名堂”,全省政法系統都知道張婷愛寫、能寫。
張婷在介紹她的新書《風兒 婷兒》(受訪者供圖)
2018年12月,花溪區民警馬金濤在抓捕毒販時英勇犧牲。張婷被抽調到省公安廳參與馬金濤先進事跡的宣傳報道中。
在采訪中,張婷一次次忍不住落淚。后來,她寫就了四千行長詩《喊一聲小馬哥》。“小馬哥,春天又來了/你的妹妹,仍在春天/過濾著人海/要找到你/妹妹堅信,總有一個瞬間/從警營的某個角落,會/傳出你爽朗的笑聲。”她用充滿深情的詩句,呼喚壯烈犧牲的英雄馬金濤。
2021年,全國政法隊伍整頓期間推出了20位政法英模像。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看到馬金濤照片的那一刻,張婷哭得不能自已,她覺得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張婷也因寫馬金濤先進事跡獲得公安部頒發的二等功獎章,“這件事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張婷說,從那刻起,她立志將寫作方向定位為公安領域,用手中的筆去書寫她的戰友們,更多地向社會大眾講述他們的故事。
從心靈到臉龐,都洋溢著春的暖色
經過5年讀書會的磨煉,張婷變得熱情大方、溫暖四溢,似乎走到哪里都能讓周圍的氣氛熱烈起來。
張婷(受訪者供圖)
2021年11月,張婷借調到中央政法委工作半年。在那里,她和來自全國各地的佼佼者同臺競技。她說:“我最大的感觸是,我終于第一次深刻地認識我腳下的中國,深刻地認識貴州在全國的位置。”
沒有任何新聞宣傳功底的張婷,被分配到了微博組。“我連熱搜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且微博就像一個廣場,任何評論都會呈現出來。”好在讀書會是她強大的后盾,她趕快聯系精通微博的書友給她發課件和學習資料,日夜刻苦學習。
元旦之前,領導給學員們布置了任務,讓大家各自策劃一個年終視頻。
張婷策劃了3個視頻,一個是政法隊伍笑臉集合,一個是政法隊伍淚點集合,一個是政法隊伍沙雕鏡頭集合。
最終,張婷策劃的3個全部被選中。
跨年夜,張婷值班,大家在高興地聚餐,張婷在聚餐現場抱著筆記本電腦編輯稿件。有同事提醒張婷:“看,你的視頻在中央政法委長安劍上推送了。”張婷激動地叫出了聲。對她來說,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是神一樣的存在,很少推送視頻不說,所有稿件幾乎是一經推出很快就會“10萬+”。
領導笑著對張婷說:“張婷,這是給你的新年禮物。”張婷十分感動,那一刻,她真正開始自信起來。
“人生碰過的壁、吃過的虧、走過的彎路,到了最后會全部長在自己身上,化為成長的養分。”張婷一直說,辦書漾讀書會,她是收獲最大的人。未來,她會一如既往地辦下去,始終提倡“深閱讀、重分享”,讓讀書與分享成為這個城市另一種文化生活的方式。
7月31日,書漾讀書會“八一”建軍節活動現場,書友們合影
“我,一名90后女警,左手握著冰雪/右手握著鮮花。肩膀扛起/保一方平安的重擔/從心靈到臉龐,都/洋溢著春的暖色。”張婷的人生,如她的詩一般。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郎艷林
編輯:劉娜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