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濕漉漉的警服最美
這是一張側影,照片里的他,身著警服,渾身濕漉漉的,神情顯得有些黯然。
他從警27年,當了27年的交警。這些年來,他處理過無數次的交通事故現場,也搶救過很多事故中的傷員。此刻的他,眼神里卻帶著深深的遺憾,甚至是些許的自責:如果交警中隊能離事故現場更近一點兒,如果圍觀群眾能第一時間下河救人,也許,就能挽回這對不幸遇難的母子的生命了!
這是2018年8月21日的清晨,江蘇宜興。前一晚的他,像往常一樣在單位帶隊值班。他,是一名基層交警中隊中隊長,他所工作的和橋中隊轄區內有和橋、萬石等鎮,地處常州、無錫、宜興三地兩市通衢,路網密布,交通復雜。
這一天的早6時40分許,110指揮中心傳來警情,萬石鎮有一輛小轎車失控沖入河道!
放下電話,他迅速召集民警沖出了值班室,從和橋鎮到萬石鎮有十幾里路,途經多個路口,不到十分鐘,他和同事趕到了事故現場。只見河面寬闊,約莫30米,河道里布滿了蘆葦,一輛小轎車四腳朝天,深陷在河道里,僅露出底盤和車輪在水面上。岸上,圍觀群眾里三層外三層,有兩三百號人,人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但不知道河水有多深,沒有人敢下河去救人。
救人要緊!顧不上脫下警服和皮鞋,他一下子跳入河中。
由于河底都是淤泥,加上淺水區的蘆葦蕩和捕魚的圍網、地籠,他的雙腳陷入了淤泥中,每走一步都需要用力拉拽才能擺脫。雖然自己很多年沒下過水了,也沒有什么游泳經驗,可年近五旬的他,顧不上多考慮,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救人!救人!
事故汽車陷在離岸有十來米的淤泥里,頭朝著岸,尾對著河中央。車頭處水深有半人多高、車尾處水深達兩米左右。他艱難地涉水前行,嘗試著用力拉開駕駛室的車門,卻發現車門被河道里的淤泥和地籠網卡住了,根本拽不開。他又摸索著游到了車尾處,邊查看情況,邊想辦法施救。經過一番水下摸索,他發現汽車右側的后車窗打開著,伸手進去,摸到了一個軟綿綿的小身體,“有人!”幾乎是沒有考慮,他一個深呼吸,迅速下潛到河水中,半個身子鉆進了車廂,一把抱住了后座上的一名幼童,浮出了水面。
可讓人遺憾的是,因為溺水時間太長了,這名年僅5歲的幼童被送上岸搶救時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接著,他又現場指揮施救,事故車輛很快被起吊上岸,開車的女司機也因溺水時間太長不幸身亡。雖然自己是拼了全力,可看到這樣的結果,他還是非常難過。
他想起了三年前初夏的一個周末,那是2015年6月28日,一場來勢洶洶的“暴力梅”給了宜興這座江南小城一個“下馬威”,氣象部門預警信號為暴雨黃色預警。那天下午,暴雨如注,他和家人開車途經徐舍鎮鯨溪橋時,遠遠地發現一輛側翻在路邊的轎車,車里有人正在拼命敲玻璃窗。見此情形,他們立即停車,跑了上去,只見側翻的小轎車內有一名中年女子和一名兩三歲的女童被困,女童正哇哇大哭?紤]到雨天路滑,再加上路上車流量較大,很容易發生二次事故,極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他迅速組織救人,將困在車里的人員安全救了出來,接著,又和路人齊心合力,把側翻的車輛翻正?吹奖痪鹊呐雍团皇鞘芰诵@嚇,并沒什么大礙,他幫她們報警后,悄悄地離開了現場。雖然不知道對方姓名,可就像從警這些年來,他一次次地參與施救過的交通事故現場一樣,看到人員安全了,他的心里才感覺踏實了。
要對得起自己身上的警服,對得起胸前佩戴的黨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面對網絡、微信圈瘋傳的救人照片和紛紛點贊,他淡然地說,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
他叫王永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警。他是我的愛人,也是我的警察戰友,我為他由衷地感到驕傲。
如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方莊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