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緝毒英雄
走過五月花海,六一翩然而至。值此“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本刊隆重推出“六·一”特刊,選編了我市優秀青年作家陳言熔的這篇兒童文學小說。小說講述了11歲少年林成兆追憶父親叱咤緝毒戰場的動人故事,熱情謳歌了緝毒英雄血灑疆場英勇獻身精神,立志長大后要報考警察學院,繼承父親遺志,去走父母未走完的緝毒之路。故事扣人心弦,情節跌宕起伏,人物鮮活飽滿,作品飽含真情,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夕陽下的海灘,充滿了寧靜和美麗。遠方的晚霞與海水連成一片,天上的云變幻出炫目的金色,一抹一抹或濃或淡潑灑在暗藍的天幕。我站在北茭崖遠望,沙灘也變成了古銅色。黃昏的沉靜,來自遠方的波浪,發出粼粼幽光,層層疊疊地涌上岸來,歡快地奔跑著,在沙灘上劃出一條條白色的弧線。爸爸說,他從小就喜歡靜靜地聆聽大海的聲音,能感受它的博大和深沉,海浪聲里充滿了陽剛和理性。直到后來我獨自駕船穿越北茭崖以后才明白,海浪的聲音是漁家傳遞生命的密碼,與時光同行而不朽。我年少的夢里,因為有天邊的那片海而不再孤獨。
1
沙灘是我們天然的游樂場,這里留下的歡聲笑語,可以裝滿我們童年記憶的百寶箱。
“阿兆,今天給你一個做‘工程師’的機會。”阿娟光著腳丫,挽著褲腳望著我。因為天天都在海邊撿貝殼,風里來雨里去,她臉上的幾顆雀斑更明顯了。但一點都不影響她在我心中的美麗。我覺得,漁家女孩子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什么工程師?”
“還裝,以前我們剛認識的時候,你說可以用沙子修建一所兩層樓的小房子,還在房子面前插面小紅旗。”阿娟永遠是這種不依不撓的性格。
“哦,原是那事,你們還記得啊?”
“是的,所以你賴不掉。”
“我的秘密你們都知道了,肯定不會賴,真的很愿意當這個工程師,讓你們看看勐江縣緝毒大隊。”
“好啊。”
“我負責多運一些沙來,長大我也要當英雄。阿兆,以后你考公安學院,也帶上我,好嗎?”
“哈哈,好的。”
阿俊用一個長方形的小盒子來來回回運著沙子,阿娟和阿嬌幫我和著沙,我用手一把一把地捧起來堆砌。
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終于把一個小小的沙房子做好了。像,像極了!我仿佛看到了賈巴爺爺在打開每一個辦公室的門。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勐江。沙灘是空曠的,我們靜靜的,沒有了剛才忙碌時嘰嘰喳喳嘈雜的聲音,這座小小的“緝毒大隊”在我眼里慢慢變得高大起來。
“阿兆,你想他們了吧?”
“想,做夢都想。我總是能夢見絲茅河。”
說這句話時,我覺得我的眼睛紅了。
看看天色已晚,我邀請小伙伴們去我家露天陽臺上玩。這些日子里,一只只小黃雞都在漸漸長大。
“大家晚上好,你們搬出凳子來坐在這里,我給你們講故事。”
“好啊,好啊……”
“阿兆,今晚給我們講一個什么故事呢?”
“就講我爸爸智取海洛因的故事。”
“海洛因這種毒品厲害嗎?”
“當然。”
“那它是什么毒品呢?”
“這個你們就不懂了,讓我告訴你們吧。海洛因就是白粉,一種加工過的毒品。它的原材料是罌粟。罌粟夏季開花,我告訴過你們的,就是那種很漂亮的花。等到花瓣脫落后,就會露出果實,那就是罌粟果。用刀割開果實外殼,就會看見白色汁液流出,在空氣中氧化后風干成棕褐色或者黑色的膏狀物,這就是生鴉片。經過一系列加工后,最終就成為海洛因。”
我的這段專業化的語言是六子叔叔告訴我的。阿娟他們聽得眼都不眨。
在勐江小學讀書時,六子叔叔經常身著警服來到學校,宣傳毒品對人的危害。他的演講里,有他的戰友,有為了配合緝毒大隊抓毒販而遭到報復的老百姓,還有犧牲在中緬邊境的許多英雄。這些演講,既能讓我們熱淚盈眶,也更加讓我們的內心充滿了一種對毒品的仇恨。
“阿兆,你真厲害!懂得真多?煺f說你爸爸怎么智取海洛因了?”
“阿俊,就你最急,聽阿兆慢慢講啦。”阿嬌打斷阿俊的話。
“那天晚上,夜已經很深了,緝毒所里響起了警笛聲。媽媽飛快地穿好衣服,把我從木床上抱起來就往所里跑去。每一次爸爸他們出警,媽媽都很擔心。我們剛到緝毒所大門口,就看到了我爸爸。他的臉上全是土,一身藏青色的警服都沒有色彩了,只有他帽檐上的警徽依然閃閃發亮。我走過去,爸爸一下把我抱在懷里,親著我的小臉。緝毒所里的叔叔們都圍了過來,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你爸爸他們抓到了毒犯?”阿俊問道。
“不僅抓到了毒犯,我爸爸他們還繳獲了三箱海洛因。”
“哇,厲害!厲害!”
“六子叔叔告訴我和媽媽,毒犯他們看見緝毒大隊來了,急紅了眼,就把三箱海洛因埋在了大橋村東邊那棵最大的芒果樹底下。你們可能不敢想象,他們為了報復,在海洛因和芒果樹之間安裝了絲線雷。”
“什么叫絲線雷?”阿俊馬上好奇起來。
“引線只有頭發絲那么細,不小心根本看不見,如果碰著它,50米之內都會被炸飛。”
“太嚇人了,毒犯那么狠!”
“嗯,爸爸對我說過。他們與毒犯們之間的較量,就是一場生與死的搏斗。”
“那海洛因怎么取出來的呢?”
“六子叔叔說,當時他們懷疑毒犯們肯定耍了花招,不然不會輕易說出這三箱海洛因藏在哪里。我爸爸沖在隊伍的最前面,他叫其他人撤退,他一個人靠進芒果樹。先是用手輕輕地刨松土,然后再仔細看,果然發現了絲線雷。整個緝毒隊伍都緊張起來,鐘叔叔命令我爸爸撤回來?墒,我爸爸沒有。他把面上的警服脫下,再把帽子扔了回來,叫所有人離開。他輕輕地靠近,看清每一條引線的走向,然后一根一根地拆。每拆一根,爸爸就把臉貼著地面休息一下。”
“你爸爸不怕死,他可真勇敢!”
“我爸爸他們也怕死,他們想留著生命,抓更多的毒犯。而且,他們常說:‘什么東西丟了都可以找回來,只有命丟了找不回來’。后來,六子叔叔告訴我,爸爸拆了七個多小時,才伸手提回了那三箱海洛因。爸爸的汗水,把芒果樹下的泥土都打濕了一大片。”
故事講完的時候,幕色已經降臨了。海邊的天色就是奇怪,遠望天邊的地方,一片亮光。
2
很久都沒有收到爸爸媽媽的信了。我和阿公阿嬤除了掛念爸爸媽媽,就是擔心他們。
今天是我的十一歲生日。
阿娟、阿俊、阿嬌都被我請到北茭灣來做客。我們圍著桌子吃著好吃的。阿公這次出海給我帶回了三只大紅鱘。阿嬤給我們做了紅鱘粉絲煲,這道菜一上桌,饞得我們口水直流。
郵差阿財來了,說查遍了所有信箱,都沒有爸爸媽媽的來信,他多年的送信經驗,根本不可能送錯或者漏送。阿公阿嬤客客氣氣送走了阿財,院子里靜悄悄的。今天是我的生日,可爸爸媽媽一點消息也沒有。北茭灣到勐江千里之遙,就算自己變成一只最勇敢的海鳥,也飛不到那個地方。阿公坐在陽臺上,手捧一壺功夫茶,望著遠方。阿嬤收拾完桌子,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里,像是在等待,無盡地等待。
時間過得很快,這些天我們都在沉默與擔心中度過。
星期四下午放學后,我像往常一樣背著書包跑著回家,推開小院,發現我們家聚集了很多人。他們像是哪里來的領導,在和阿公阿嬤說著什么?吹轿疫M去了,都向我招手。阿公阿嬤坐在陽臺上,臉陰陰的,沒有說一句話。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一向熱情的阿嬤,居然會不叫客人坐下來喝茶。她只顧自己坐在那里,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看著眼前的一切,我知道,我們家出大事了,而且和爸爸媽媽有關。
“孩子,你是林成兆?”一個架著黑邊眼鏡穿著白襯衣的中年男人問道。
“嗯。”
“多大了?”
“十一。”
“你爸爸叫林忠道,媽媽叫肖蘭,是嗎?”
“是……”
這個“是”字,我回答得很大聲。我沒有聽他們問完,眼淚已經布滿了我的臉。我在勐江緝毒所長大,知道這樣的問話意味著什么。我知道爸爸媽媽肯定出事了!
“阿公,阿嬤……”我跑到他們面前時,摸到了他們被海風吹得冰冷的雙手。
“孩子,現在一切都還在確認!不要著急。”那個中年男人走過來,把我抱了起來。
又是等待,院子的門一直打開著,北茭灣的人們很多站在了院門口,阿娟他們也在其中。眼前的這些人,他們中有我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他們都不敢冒然進來,但他們肯定知道我們家出事了。
一直等到夜里十點過,那位領導模樣的人腰間的BP機響了,打破了我們這個漁家小院的寂靜。所有人都圍了上去,只見他用手指輕輕點開,望了望所有的人,表情沉重地點了點頭。
“2000年5月21日凌晨2點54分。”
這個日子不就是我生日的前一天嗎?
“請問長官,是我的仔,還是我的兒媳?還是……”
“阿伯,是林忠道警官。他妻子肖蘭無恙。節哀!”
“知道了,你們走吧。”阿公用手扶著桌子,慢慢地站起來說道。
“爸爸,媽媽……我要爸爸……”我哭喊著,朝院門口沖去,阿嬤一下攔住我,使出全身力氣,把我緊緊地抱在了懷里。
“阿嬤,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我的爸爸媽媽。爸爸,我的爸爸……”
“孩子,不哭了……”人們來勸著我。
“我不要聽,你們都是騙子。我爸爸不會死的,騙人……”
阿公阿嬤坐在院子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院子里的人慢慢散去,阿嬤用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我傻傻地坐在那里,只感覺真正的天塌了一般。我把從小到大爸爸和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像放電影一樣在我腦袋里回想了一遍,不愿相信爸爸就這樣離開我了。
夜越來越冷,越來越靜,我在阿嬤懷里睡著了。夢中我回到了絲茅河邊,那個屬于我和爸爸媽媽的小家。我像小時候一樣,把爸爸的帽子戴在自己頭上,在床上神氣地走來走去。爸爸微笑著從我手里拿過帽子,用毛巾擦著警徽。
“爸爸,為什么你的警徽那么亮?”
“因為,我要讓警徽的光芒照亮毒犯的心。”
“阿兆,你喜歡這枚警徽嗎?”
“喜歡。”
“好,以后爸爸送給你。”
“爸爸,什么時候才可以送給我?”
“等爸爸成為英雄的時候。”
“好啊,你是大英雄,我就是小英雄啦……”
“呵呵……”
“開飯了,阿兆仔。”
媽媽的聲音在夢里也透著一股溫甜。這時,夢里突然出現了兩聲槍聲。
“爸爸,爸爸……”
第二天早上醒的時候,中堂的門大開著,阿公阿嬤沒有了往日的微笑,臉上看不到一點血色,林家的許多族人都來了,他們在和阿公商量著什么。
人群中,我還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他看到我的時候,并不意外。他就是我在下礁灘挖蠣房子受傷時,幫我包扎的那個老阿公。他走進小院,徑直走到阿公身邊,拍了拍阿公肩膀。我看見他也用手擦著眼角。他一定是我們家的至親,難道他就是爸爸告訴我的那個守著林家老屋的三叔公?
中堂里,村里的很多人都來幫忙了。他們在我的腦袋上纏了兩圈孝布條,開始教我燒銀仔紙,告訴我這些紙錢爸爸在去陰間的路上要用。我一邊哭,一邊燒著紙錢。院門的左邊被斜貼上了白色的長紙條。院子里人們還在忙碌著,他們在做一頂綠色的半人高的紙轎。阿娟他們來到門口,遠遠地望著我。海風吹進了這個小院,孝布條在我的臉上輕輕地拂過,我看見他們的眼睛里都含著淚水。
阿公走進中堂,幾個踉蹌,險些跌倒,村里的族人忙扶住了阿公。他走到中堂靠左邊的地方,打開一包銀仔錢,一張一張地放在瓦盆里燃燒。他嘴里清楚地說了十六個字:蒼天之木,必有其根;環水之水,必有其源。
3
我的爸爸是個英雄,他不但是今天的英雄,而且他比傳說中的英雄更值得驕傲。鮮血染紅的絲茅河變得更紅了,爸爸短暫的一生,把自己的力量都奉獻給了國家。
在緝毒的這片領域,故事可以多到上萬,但是,很多很多故事并不為人所知,因為他們執行完任務,馬上就面臨下一個任務,故事還沒來得及訴說,已經被新的故事覆蓋了。
在云南、越南、老撾邊界,是毒販最泛濫的地方,危害中國的大部分毒品,都是從這個“三不管”的地帶悄悄進來的。毒販在長期和警察打交道的過程中,已經具有非常敏銳的警惕性,一有風吹草動,有時候,可以和抓捕他們的人來個魚死網破。大多數毒販都攜帶槍支,緝毒警察隨時做好槍戰準備。
爸爸曾經說:“在復雜的邊境地區,我們的工作是沒有劇本的,槍戰隨時可能發生,而且也不可能因為誰的一個小錯誤,就重新再來一遍。”在爸爸的警營里,能讓外人知道的細節很少,緝毒警察的生活,每天都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考驗,一次小失誤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緝毒的歲月中,爸爸沒怕過毒販,卻最怕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我。因為我,他始終放心不下?墒乾F在,爸爸已經徹底放下了,他把所有的牽掛都帶到了天堂。
六月的勐江陰雨連綿,濃厚云霧環繞山間。邊境線很多地區人煙稀少,樹木很多,在上百年上千年的自然生長中,這里已經密密層層,沒有了道路。然而,正是這樣良好的遮蔽條件,為販毒分子提供了極好的掩蔽,他們正是穿梭于荒無人煙的森林地帶,干著違法犯罪的勾當。
80多年前,有一支神秘的中國軍隊曾經到過這里,他們有的是剛走出校園的學生,有的是拋妻別子的丈夫,有的是四五十歲的父親,一行人浩浩蕩蕩從云南出發,總共10萬多人,唱著嘹亮的軍歌,在叢林間披荊斬棘。這群軍人的名字叫中國遠征軍。他們肩負的使命就是將日本侵略者趕出東南亞,為中國抗戰的大后方提供有力支撐。多少英雄兒女長眠在野人山。勇敢的爸爸踏著先烈們戰斗過的足跡,也在跟販毒分子進行著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云南少數民族眾多,爸爸和他們打交道的時間很久。那一次,他們又接到了新任務,每次執行任務,媽媽總是為他擔心,但是爸爸總能完滿地完成任務。
為了遏制毒品泛濫的源頭,成千上萬不知名的緝毒警察在邊境與販毒分子斗智斗勇。全國緝毒戰線上那些因公負傷、致殘、犧牲的英雄們,他們在保護誰?如果,被他們保護的人卻反過來為毒品開脫,那他們的付出又算什么?他們的汗,他們的血,都白流了嗎?
轉眼6年過去了,爸爸一共參與繳獲毒品220多公斤,比他自己體重的3倍還要重。這些毒品要是流出去,不知道又要禍害多少家庭。
在爸爸留下的日記本里,我看到了一行行文字,也許是詩歌,也許是他內心的獨白:
緝毒不是游戲,
可以重新開始;
也不是電影作品,
可以多次重拍。
吸毒者的人生或可重來,
但那些犧牲的戰士們呢?
當你躺在舒適的被窩里時,
是否想過他們在真槍實彈中
一次次的死里逃生?
“哪怕是一克毒品,
也不許‘溜’過去。”
他們從不說辛苦,
與戰友并肩作戰是別樣的“浪漫”;
他們從不覺高尚,
因為自己的價值與使命就在于此。
6月26日,國際緝毒日。
回望來時路,翹首新征程。
新青年,從不言悔。
……
我讀到這段文字時,眼眶已經濕潤了。
我給最親愛的爸爸也寫下了一首小詩,他應該會很喜歡我為他寫的這首小詩:
你是人民的囑托,
你是邊疆的衛士,
在風雨中,從未放棄。
我在喧鬧的人間,
你在安靜的天國;
每次想起你,
總忘不了你的音容笑貌。
啊,那是我驕傲而偉大的父親,
你堅守一份信念,
幾十年如一日。
你掃除一片毒源,
還祖國一片凈土;
你和所有的隊友一道,
追逐一個理想,
重現一片藍天。
勝境關旁的緝毒警察,
盡心竭力、頑強拼搏,
英勇、無畏、智慧,
讓人民平安——
社會祥和,警徽閃亮!
4
爸爸和戰友們在汽車站附近跟控一名嫌疑人。那個人的警惕性非常高,走上十幾步就會迅速回頭觀察一下。碰上這么一個時不時猛回頭的嫌疑人,行動組只好不停地更換隊員上前跟控。換到爸爸時,嫌疑人正好進了車站買票,爸爸跟了進去?此狭舜蟀,在車下想確認他的位置。眼看汽車就要開了,他突然又走下來,一下子和汽車旁邊的爸爸眼神對視上了。
當時兩人的距離很近,他盯著爸爸看了一眼,滿是懷疑和警惕。爸爸停頓幾秒后錯開視線,離開了現場。走出嫌疑人的視野后,與隊友立即行動,快速從車站出口又繞回到大巴車附近,在嫌疑人的視野盲區確認了車牌號和他的座位,最后成功幫助戰友抓獲了這個嫌疑人。
還有一次,他們鎖定了目標。對方有好幾輛車,都很瘋狂,在二級路上時速開到了140,連輪胎都快被他們甩飛。行動組的車子根本追不上。這時,意外出現了,有一輛車子突然倒車,全速朝行動組撞過來,行動組車子當場被撞毀。一位戰友顧不上安全氣囊的巨大沖擊力,迅速下車追捕,被對方狠狠擊打頭部,還死死地抱住他不放,直到戰友們趕上來將其制服。這是非常險惡的一次行動,如果沒有極大的毅力,就有可能被販毒人員占了上風,行動組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除了這些驚心動魄,大家很難想象,販毒分子為了逃避檢查,會想出什么辦法來運毒。有的將毒品藏在電腦、內衣、山竹、大米、汽車油箱里,有的將毒品溶解藏在衣物、飲料里的,甚至有人用自己的身體藏毒。抓獲體內藏毒的嫌疑人后,爸爸和隊友們需要戴著手套,從販毒分子的排泄物中將毒品挑揀出來作為物證。曾經有一個嫌疑人排了三天才將體內的毒品排干凈,取出毒品時滿屋子都是惡臭。毒品對人的身體和神志有多大的摧毀力!毒品上癮的人,是不顧任何后果的,最難看的是毒癮發作的樣子:滿地打滾,鼻涕眼淚不住地往下流,大熱天裹著棉被還不停地打寒顫。他們更不知道,販毒的利潤讓多少人成為惡魔,多少個家庭墜入深淵!
過了不久,爸爸和隊友們又有了新任務,這是一次代號為“獵鷹”的聯合行動。爸爸清楚地記得每一次抓捕吸毒者時觸目驚心的場景。
在一個靜悄悄的黎明,車隊秘密出發了,到達涼山一個荒涼偏僻的地方,這里是與云南巧家僅一江之隔的芭蒂,位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南部的金沙江流域,這是一個彝族人口占比超過96%的小地方,有著古老的歷史,還有吸引人駐足的火把節。
芭蒂一帶的毒品犯罪,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芭蒂查獲的毒品,大多來源于緬甸、老撾以及毗鄰的云南。因此,緝毒一直是公安工作的重頭戲。
“獵鷹”行動的第一次任務,就鎖定了縣城邊大橋下一所無人居住的破舊房屋,不時會有一些吸毒者在此聚集,屋內沒有燈光,打開門乍一看屋里空無一人。爸爸和戰友們沖進小屋,打開電筒一照,一名吸毒人員就藏在縫里,很瘦的一個小伙子,20歲左右。行動組將其帶回派出所檢查時才發現,注射毒品的針管,還插在這名男子大腿內側股動脈的地方。隨后,他眼神呆滯,看起來已經吸了很久了,是個典型的癮君子。“可惜啊,你們這些人白白荒廢了自己的青春,葬送了自己的前途。”這名男子被送去了強制戒毒。
“獵鷹”行動的第二次任務,是搜捕一輛藏匿毒品的車。
當時,行動組已經得到消息,藏匿有毒品的一輛面包車正從芭蒂最偏遠的鄉上開來,但路有好幾條,也不知道對方的車牌號,線人提供的信息太少了。爸爸和隊友立即分頭行動,在各個路口派駐人員,逢車必查。
夜里下起了雨,寒風中大家都冷得發抖,排查了好幾輛車都沒有任何線索。這時,一輛面包車歪歪扭扭地從泥濘路上駛來,張警官叔叔示意車子停下來,車上只有三個人,司機,副駕駛上坐著一個穿西裝的人,后面卻坐著一個邋里邋遢的中年男子。大家在車上仔仔細細地搜查,沒有發現任何毒品的痕跡,而且這三人也是一臉無辜的表情,根本沒有任何臉紅心跳的跡象。搜查完畢之后,張警官放行。
時間一分一秒閃過,線人提供的線索難道有誤?大家不禁陷入沉思?墒怯暌廊贿在下,芭蒂當地的警方也沒有查出任何收獲。
當那輛面包車行駛到爸爸所在的路口時,它的速度明顯變快了,照例是停車接受檢查。坐在車后面的那個中年男子嘀咕道:“剛才不是檢查了嗎,怎么又檢查一次?”爸爸知道這輛車很有可能藏匿了毒品,他讓副駕駛上的男子出來,撕開坐墊下的布料,四五個圓筒形的物件滾落下來,狐貍終于露出了尾巴。原來,他們藏匿在了坐墊下,如果不是細心加謹慎,這次行動又放了一條漏網之魚。
“獵鷹”聯合行動最后收網,又相繼抓捕了一批危害社會的販毒人員,還了芭蒂一片藍色天空。
抓捕毒販,槍林彈雨出生入死,充滿著諸多意想不到的未知危險,時常也會得罪不少人的,招致各方面的恐嚇威脅?砂职炙麄冊缫蚜晳T了,他們絕不會因為受到恐嚇威脅就輕言放棄,戴在頭上的警帽,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那顆閃閃發亮的警徽,更是不容許玷污,爸爸和戰友們的緝毒之路沒有終點。
5
今天的云層非常厚,而且壓得很低,天空中飄著細雨,能見度有些模糊。耳邊清晰地回蕩著北茭崖下的海浪拍打著巨石發出的猛烈撞擊聲。
北茭灣和凼仔灣的人們都來了。人群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陌生人,他們有的是從鎮上趕來的。學校里的師生也來了,整個北茭灣的海灘都站滿了人,他們胸前戴著白花。
我看到了許多黑白字的橫幅:歡迎林忠道警官回家,林忠道警官一路走好……
“我看著阿道仔長大的,不知道他一直在做警察啦……”
“阿道細(小)時候是北茭崖邊駕船最勇敢的仔啊……”
“從小助人為樂的乖仔啦……”
“可惜啊,今年才42歲……”
北茭灣的鄉親們在談論著爸爸,回憶著爸爸年少時的點點滴滴。
阿公阿嬤站在人群的最前面。我站在阿公阿嬤中間,沒有哭泣,任憑雨水打在我的臉上。阿娟、阿嬌、阿俊都來了,他們就站在我身后。
中午12點30分,一個車隊緩緩駛進了北茭灣,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輛白色的中巴,車的前面用白布扎了一朵大大的白花。我知道,爸爸就在那輛靈車里。車開到路口的時候,車門打開了,走下來四位警察,穿著嚴整的警服,一位抱著爸爸遺像,一位抱著爸爸骨灰盒,另外兩位以立正姿勢站立兩旁。
“爸爸……”
我一下跪了下來,雙手接過骨灰盒。我把骨灰盒靠近我的臉,可我聽不到那熟悉的聲音。骨灰盒是冰冷的,完全沒有一點屬于爸爸的溫度。我跪在泥水中,雨越下越大了,淚水和雨水在我的臉上匯聚。
“阿道,返(回)家來啦。”阿公阿嬤在我身后輕輕地喚著。
人群中哭聲漸漸響起。
這時,從第二輛黑色轎車里下來了幾個人。我一眼就認出其中的一位,我的周叔叔,云南大理人,是我爸爸最好的朋友。他也看到了我,我抱著骨灰盒跑過去。
“周叔叔……”
“阿兆,不哭,你還有我們。我們會永遠疼愛你的。”周叔叔牽著我,走到了阿公阿嬤身邊,拉著二位老人的手。
“阿爸、阿母,你們養育了一個好兒子,我是阿道生前的戰友,一起工作了18年。以后,我就是你們的阿道。”
阿公阿嬤聽完后淚流滿面。
村子里的人來了,他們把綠色的紙轎子抬了下來。按照北茭灣的風俗,爸爸的骨灰盒要放在上面抬回去。
車隊上的人都下來了,他們走在人群的前面。
“謝謝!謝謝你們來接林忠道回家。”爸爸的骨灰盒抬進小院后,阿公走到人群中,向人們深深鞠了一躬。
我把爸爸的骨灰盒抱了下來,走進中堂,放在了左邊的木板上,爸爸遺像也放了上去。在這個小院里,族人為爸爸搭起了一個簡易靈堂。人們開始吊唁了,這個平日里安靜的漁家院子,今天擠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
我跪在爸爸靈前,看著他的遺像,看著他帽檐上那顆閃閃發亮的警徽。
晚上的時候,人們慢慢散去了。阿嬤依然坐在屋檐下的木椅上,癡癡地看著中堂左邊爸爸的遺像。周叔叔把我從地上扶了起來,牽著我的手再一次走到了阿公阿嬤面前。
“勐江是緬甸金三角罌粟種植區,也是通往中國內地與歐美大陸的重要通道。我們搞緝毒工作的人都知道,勐江是一個緝毒斗爭最激烈最殘酷的地方。做為一名緝毒警察,我們渴望戰斗氛圍,這個氛圍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身在其中,就被它所吸引,在它的軌道里旋轉。它的引力,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改變你自己。阿道是在‘5·21’抓捕行動中中槍犧牲的,毒犯負隅頑抗。對不起,阿爸、阿母。”
“仔啊,沒什么對不起的啦。從阿道選擇緝毒工作那天起,我和他阿母就開始擔驚受怕的啦。只有這一個仔啊,如今,白發人送黑發人啊。”阿嬤傷心地哭了。
“周警官,我們家阿蘭呢?”
“阿爸,阿蘭申請調前線工作了。”
“好啊,是我們林家的媳婦兒!”阿公突然大聲地說道,拍了一下木椅的扶手。
“阿兆,過來,我有東西要給你。”周叔叔從包里取出一枚警徽,我雙手接了過來。
“周叔叔,我爸爸有話留給我嗎?”
“當時,他渾身是血,已經說不出多少話了,臨終前他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摘下帽子,指著上面的警徽,只說了一個‘兆’字,這就是他的遺言了。”周叔叔的眼里泛起了淚花。
“阿兆,你媽媽還有封信要給你。”周叔叔起身從袋子里掏出了一封信。
我看了看阿公阿嬤,輕輕打開。媽媽在信里只寫了一句話:不成功便成仁。爸爸送我一枚警徽,媽媽送我一句話,這就是我遲到的十一歲生日禮物嗎?
“阿母啊,阿蘭也有東西給您和阿爸。”周叔叔又從衣袋里掏出一塊手帕,遞給阿嬤。阿嬤顫抖著雙手打開,是媽媽的一縷頭發。此時,我看到阿公阿嬤的淚早已布滿了他們滿是皺紋的臉。
6
爸爸骨灰被送走前,媽媽親手把爸爸的骨灰分成了兩盒,一盒留在了云南勐江,一盒送回了北茭灣。周叔叔臨走時告訴阿公,媽媽說把爸爸的骨灰撒向大海,那是爸爸生前對她的交待。阿公點了點頭,叫周叔叔給媽媽說,叫她萬事小心,他和阿嬤一定會把我好好養大。
回到家里,我和阿公阿嬤抱著爸爸的骨灰,向海邊走去。我們踏上一條小漁船,阿公沒有開動馬達。他說爸爸累了18年,需要休息了,馬達聲會吵醒爸爸睡覺。他和阿嬤一人拿起一支船漿,慢慢地往東?趧澣。我站在小船中間,頭上戴著孝布條,懷里抱著爸爸的骨灰盒。過了米澳島不久,阿公就說:“阿兆,撒吧。”
我打開盒子,捧起一捧爸爸的骨灰撒向大海,阿公阿嬤平靜而又有節奏地劃著船。我又含淚捧起骨灰撒向大海,親眼看著我的爸爸就這樣從我的手中隨著海風飄散而去。
“爸爸,我永遠愛您!”
東?诘暮xB們在不遠處盤旋飛翔,一聲一聲,像是在呼喚。
傍晚的海風偏大,從北茭灣飄來了許多白紙花,在海面上聚集著,慢慢地連在了一起,隨著海水的波浪而起伏,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
我把最后一捧骨灰撒向大海的時候,阿嬤站了起來,向著東海的方向,唱道:“兒啊,兒啊,你向東海,游向龍宮不要回頭來;兒啊,兒啊,你向東海,奈河橋上你不要忘記阿娘的懷……”這曲調我仿佛在夢里聽過,阿嬤的聲音越飄越遠,這是阿嬤今生送給爸爸的最后一首歌,望著水天相接的地方,這就是天邊的贊歌。
“阿兆仔,你記。哼@片海里有你的父親,你的父親就是你心中的這片海。”說完后,阿公收起了船漿,小船隨著海水搖動著。
從此,這里長眠著我的爸爸,他是我心中永遠的英雄。
7
夕陽西下的余輝映在海面上,折射出一片紅色,今晚的北茭灣殘陽如血。這片東海之濱,湛藍的天空與藍色的大海融為一體。
我們閩南人相信,即使肉體不在了,但靈魂依然活著。爸爸地離去,讓阿公阿嬤一下老了許多,他們的臉上爬滿了皺紋,海風仿佛要把生活的苦澀吹進他們的喉嚨。
我開始和阿公一起下海,去學著開我們家的小漁船。船上不管天冷還是天熱,我都會赤著腳,阿公說腳板大才可以在顛簸的船上站穩腳跟。我和阿公開著小漁船,在馬祖列島旁穿棱,有時也捕一些海獲。上個星期六,我和阿公一起用條網捕了五桶梭格魚,挑了幾條最大的帶回家,其余的都賣給了魚販。當我把魚遞到阿嬤手里的時候,她的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我問阿公,我要什么時候才可以獨自駕船穿越北茭崖?阿公說再等兩年。
每天傍晚收船的時候,我總喜歡叫阿公帶著我穿過北茭崖,繞北茭灣一圈才回來。不出海的時候,我就待在小院里,陪著我的阿公阿嬤。阿公還是會常常泡一壺功夫茶,望著那片海。海在天邊,他是在遠望我的爸爸。
過了十一歲就是十二歲了,我一定要快快地長大。
今天又是星期六,天剛蒙蒙亮我就起床了。穿好衣服,把哨子戴在脖子上。院子里靜悄悄的,我輕輕打開門出去了。來到海邊,踏上我們家的漁船,學著阿公的樣子,拉開馬達。站在船頭,握緊了方向。漁船由慢到快,駛離了岸邊。我開著漁船到撒有爸爸骨灰的海域轉了一圈后,沿著阿公帶我走的航線加快了速度。這時,天已經大亮了。我開著漁船回到了北茭灣海域,遠遠地就看見阿公阿嬤站在北茭崖上。岸邊已經聚集了很多人,阿娟、阿俊、阿嬌他們都來了,在北茭崖上呼喊著我的名字。我駕著漁船沿著北茭灣海域打著圈,沒有靠近北茭崖。
“藍藍的海,
藍藍的天,
海鷗飛出云片片。
海上看日出日落,
一天又一天……”
阿娟赤著腳,追著我的漁船沿著海邊跑了起來,一邊跑一邊唱著。阿俊和阿嬌跟在她身后,朝我揮著手。我看了看他們,啟動了第三個檔位,把穩了方向,朝海中心駛去。然后右轉,開始往東面開去。北茭灣的背面是沒有人的,我站在船頭,嗖嗖的海風從我耳旁吹過。阿娟的歌聲,仿佛還回響在耳邊。
小時候爸爸就告訴我說,北茭崖雖然地勢險要,但下面沒有暗礁,當地人都知道,所以越靠近北茭崖航行越安全。船行到太姥山腳下時,我熟練地調轉方向,啟動了第四個檔位,朝北茭崖駛去?拷避碌臅r候,我摒住呼吸,站在船頭,那一刻,我想起了當年駕船穿越北茭涯的爸爸。
岸上的人越來越多,我遠遠地望了一眼北茭崖,最高處站著的就是我的阿公和阿嬤。我握住方向,平視前方,擦著巖石。
“過了!過了!”岸上一片驚呼。
我又繞回南面,調整了一下檔位,折回來準備穿第二次。第一次的經驗有了,第二次也不難。
“又繞過來了!過了!過了!二穿北茭崖,成年禮結束了!”
成功了!我看了看胸前的哨子,眼淚滴了下來。我從船上下來時,阿公阿嬤都來接我。
“阿兆仔,你是我們北茭灣第一個十二歲就敢穿越北茭崖的男子漢!”阿公走過來摸了摸我的頭說道。
阿嬤站在旁邊,向我張開了懷抱。在她的懷里,我想起了兩年前來到北茭灣,阿嬤第一次向我張開雙臂時的情景。
“這個懷抱是能夠擁抱天地間一切生靈的宇宙,是一輪普照大地的太陽。”我抱著阿嬤,這個懷抱真的如我所說。
8
爸爸走了一年了。媽媽不常來信,我知道媽媽為了那句“不成功便成仁”的話去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使命去了。
今天是爸爸滿周年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起來了。收拾完畢后,我抱著爸爸的牌位,和阿公一起向林家祠堂走去。來到祠堂門口,四扇雕花大門大開,林家族人都在里面坐著?吹轿襾砹,他們都站了起來,但并不行禮,因為爸爸的輩份低,站在牌位前面的都是他的長輩們。阿公在祠堂里靠右的位置坐了下來,看著我在長輩們的指揮下完成各種禮節。禮畢后,我端端正正地把爸爸的牌位放在了倒數第二層指定的位置,然后跪下,給爸爸磕了三個頭。
“阿公,爸爸的位置為什么放在倒數第二層呢?”
“阿兆仔,牌位是按輩位來的。少、大、先、金、建、成,這是靠后的幾個字輩,在這之前,還有很多啦。”
“我是成字輩的,那爸爸是建字輩的?”
“嗯。”
“那爸爸為什么叫林忠道呢?”
“阿兆,尊道貴德,堅守忠道。”阿公一字一句地說道。
望著爸爸的牌位,我似乎聽明白了。
走出祠堂時,阿公忙著和林家長輩們打招呼。我四處看了看,突然發現今天林家老屋的門打開了。
“阿公,你先回去吧,我過會兒就回來。”
“好吧,記得早點回來吃飯了啦。”
我邁過了高高的門檻,走進了林家老屋。正對著大門的地方有一個戲臺子,臺子前面只擺了一張凳子。這所房子總共分為上下兩層,我從下走到上面去,里面有14個通道。抬頭向上看,在房檐角上,還雕刻的有神獸的造型,里面的廳堂全是大開間的。整幢老屋沒有看見一個人,我能感覺到的就是神秘和莊重。沿著樓梯往下走,突然一陣聲音讓我加快了下樓的腳步。
戲臺上,幫我包扎傷口的那個老阿公出現了。他把一個木偶提在手里,在案上表演著,馬蹄聲,嘶殺聲,全部出自他的口中。
爸爸告訴過我,北茭灣的提線木偶最多的有32根線,最少的也有24根線。整個福泉縣,提線木偶演得最好的,就是我們林家的三叔公,他能把《三國演義》全套背出來。我走到戲臺中間,在那個凳子上端端正正地坐了下來。許多年以前,我的爸爸就是坐在這里,看著這些提線木偶的表演,知道了許許多多關于英雄的故事。三叔公的手指靈活地控制著手中的線,木偶們在他的手里完全有了生命。
三叔公沒有抬頭看我一眼,而是自顧自地演著,繪聲繪色。
“‘一片赤膽扶亂世,手中長槍定江山;千軍萬馬云飛揚,雪滿常山龍不歸。’話說當年公孫瓚討伐袁紹,落敗于袁紹手下大將文丑,奔逃中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走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回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作者簡介:陳言熔,語文教師,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瀘州市優秀青年作家,敘永縣政協委員。2015年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2017年出版兒童文學短篇小說集《左耳的聲音》、2020年出版兒童文學長篇小說《天歌》。
如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方莊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