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永遠是鮮活與獨特的
深入生活是對文藝創作的基本要求。但是,總還是會有人感嘆沒有生活,或是生活不夠精彩,沒東西可寫。事實上,生活永遠是鮮活與獨特的,只是我們缺乏認真觀察和思考。
在公安文藝的創作中,這個問題也是存在的。有的同志認為,公安工作固然豐富多彩,但值得我們去寫的,也就是偵查破案還算驚心動魄,其他的,像派出所工作,日復一日地瑣碎和繁忙,而且這個所與那個所,這座城市與那座城市,有什么大的區別呢?這就沒什么可寫了,寫了讀者也不會感興趣。
這其實反映了我們創作上的一個認識誤區。要知道,我們的創作不僅僅是在寫警種、寫工作。更重要的是寫人、寫民警。而每一個活生生的人,是沒有重復的。只有我們真正從思想上、行動上深入下去了,才能從生活中體驗到這種活生生的感覺。
最近到貴州,接觸了兩個基層的派出所民警,都是復員軍人,都扎根在最偏遠、最艱苦的鄉村,都和老百姓融成了魚和水的親密關系。乍接觸起來,感覺兩個人很相似,甚至有許多可以重疊的性格特點。但仔細觀察和攀談后,便會發現他們之間的不同,發現他們鮮活而生動的個性和他們工作上的獨特性與靈活性。他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但他們在一致的思想高度下根據不同情況把派出所工作做成了各自繽紛絢麗的人生舞臺。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是老陳說到的“民政救濟式”幫扶,因為他的轄區里幾乎全部是留守的孤寡老人,是需要他和他的戰友們事無巨細地去照料的;二是老楊講到的動員苗族同胞改變生活用火方式的故事,因為他管轄的苗寨最怕的就是發生“一把火燒回解放前”的慘劇。這樣的故事,只屬于老陳和老楊,只屬于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的工作。不走到他們身邊,你根本無從了解和體會。
因此,不是沒有生活,不是生活不夠精彩,而是我們寫作者沒有真正深入到生活里面去,沒有真正從感情上和思想上與生活融為一體,和那些鮮活的人物與故事親密接觸。
也許有人會說,拉開距離,當然會有感受,而我們整天生活在自己的工作圈子里,沒有機會去深入生活。這話有道理,但不完全正確。因為你身邊的生活也是生活,不能因為你的麻木就認為生活沒意思,只要認識端正,從你身邊的生活里是同樣可以找到創作素材和創作靈感的。
曾經在微信朋友圈里為一張照片點贊。那張照片上是一根用舊卡片固定著的紅腫手指。而手在巡邏警車的方向盤上。老朋友也是派出所民警,而他的崗位在北京長安街上。這個生活小細節反映的是什么?是忠于職守,是責任重大,是老朋友的詼諧樂觀……總之,是生活,是生活里閃著亮光的微塵。這樣的微塵里,是有內涵的。
(作者系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全國公安文聯副主席)
如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方莊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