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孩子
兒時的記憶,在外玩久了,或者到吃飯的時候了,或者天黑了,父母都會呼喊:回家了,孩子!那時候,家是暖流,家是港灣,家是靠山,盡管在家也有酸甜苦辣,但不會受到欺凌和威脅,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家里自由地、幸福地、安全地成長。
家是溫馨和美、慈愛快樂的,而同時,家又是傳承家風、嚴守家訓的,溫馨慈愛的背后,凝結著規矩和約束。“人無規矩則殆,家無規矩則敗,國無規矩則衰。”
小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喜歡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不喜歡頑皮、有惡習的孩子;上學了,老師總是喜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不喜歡調皮搗蛋、成績不好的學生;工作了,單位總是喜歡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不喜歡問題頻冒、有違紀苗頭的干部。在經歷了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的系統學習教育后,我們成功地踏入了社會,開始了人生最重要的職業生涯。社會五花八門、三教九流、紛繁復雜,誘惑無處不在,這個時候,就特別要?吹阶约旱募,時時看到家里為我們點亮的那盞燈,那就是規矩和約束。
對于我們警察,家是港灣、是依托,但更是紀律、是規矩。紀律和規矩,就是保護我們每一個人的家,無論身處何時何地,我們都要銘記在心。警察面臨形形色色的誘惑更多、更大,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被利用,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無論是反腐敗斗爭,還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國范圍內總有一些民警出事,在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案例。每發生一起這樣的案件,都會使一個甚至幾個家庭破碎,都會讓那些父母妻兒撕心裂肺、傷心欲絕!我曾經接待過這樣的父母和家屬,她們總是非常懇切地期盼組織施以援手,總是傷心地訴說曾經的他也是那樣的英勇頑強、日夜加班,奉獻在艱苦的崗位,戰斗在破案一線,經歷過生死考驗。然而,從來都是功是功、過是過,無論是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鐵律,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無法突破,這就是原則和底線。
家在企盼,企盼那些有違法亂紀苗頭的人,或者抱著僥幸心理的人,算算經濟賬、親情賬,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早日迷途知返,回歸原則和底線,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家在警醒,警醒我們一失足成千古恨,多少前車之鑒,不能熟視無睹、置若罔聞。家在鞭策,鞭策我們水手引舟,再難也要前行。家在呼喊,呼喊我們在政治清明、生態良好的時代,施展抱負,大顯身手。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魯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航天員劉洋的“我最大的遺憾,是只能為祖國犧牲一次”,習總書記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聽到這些激動人心的誓言,如果我們還心存雜念、無動于衷,難道不感到自慚形穢嗎?
無論我們離家多久多遠,無論我們事業成功與否,都不要忘記父母的叮囑:回家了,孩子!也不要忘記組織的呼喚:回家了,孩子!
向前行走時,不能忘記走過的路;即使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歲月,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想深情地依偎在祖國的懷抱里,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想溫馨在黨的搖籃里,每一個民警都想榮耀在公安事業的殿堂里,每一個孩子都想幸福地暢游在家庭的港灣里。
這家,是我們常年生活的家庭;這家,是我們需要嚴守的法律法規、紀律規矩;這家,是我們需要堅守的原則、底線和本分!這家,是我們需要堅守的道德品格和基本情操;這家,是我們需要終生追隨的中國共產黨;這家,是我們每一個國人都賴以生存的中國;這家,是全世界中華兒女都根脈所系的中華民族!
回家了,孩子!
如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方莊
熱門推薦